网站首页 / 政协蒙城县委员会 / 漆园古今

民风民俗

阅读次数:237963 发布时间:2014-05-12
[字体:  ]

    蒙城县民风刚劲,其性淳良,具有北方汉族人明显特征,境内虽有“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之谚,但实际差别甚微。当地的民风民俗因史料的缺乏,大多从民国前后开始介绍。受史料的限制,无法对当地民风民俗形成的文化因素、变化轨迹、与其他地区的异同、不同区域细微的差别等,进行探讨和剖析。本章节只简要介绍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些民俗,供大家了解。

服装

    蒙城县民国以前人们的衣着打扮,因缺少史料记载,我们已无法推测。当我们如果有可能走在民国的街道和乡村,你会看到富人冬戴风帽,身着长袍马褂,下穿直筒大腰棉裤,足着棉袜,三道云棉鞋;春、秋戴礼帽,着夹袄夹裤,出门穿长衫,浑身透着生活的富足和舒适。冬戴线帽,上着土布右开襟过膝大棉袄,下穿棉裤,脚穿麻窝(麻、草结的鞋);春、秋穿土布对襟单褂,腰系青布巾,穿草鞋或毂鞋(鞋脸较深,上面缝着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盛夏敞头赤膊,那是一般的百姓,透出的是生活的艰辛。追求时尚而家境稍裕的青年,冬戴“火车头”(东北棉帽).春、秋戴“帽垫”,顶缀红疙瘩(父母新丧为白色),外出穿海昌蓝大褂,少数人穿西服,着皮鞋。老年妇女冬戴头箍或顶包头.上穿棉袄(肥胖宽大,右开襟,大陀襟镶边,领口、袖口饰花边,钉布扣五、七枚),下穿大要直筒棉裤(裤角镶滚边,扎腿)。穿海昌蓝褂,黑裙子、白袜子、黑布鞋的是女学生,穿黑裤子着荷花色袜、红绣鞋的是青年妇女。

    建国初,工作人员时尚列宁装,男青年戴蓝军帽。女青年上穿站领盘香扣对襟短褂,夏穿肥胖仅及膝盖的二蓝色裤,柿黄色袜,带袢鞋。1955年前后,风行苏联花布,满大街的女青年都穿布拉吉。“文化大革命”初期,青年男女盛行草绿色军装,中老年男的穿中山装、中老年女装依然是站领盘香扣对襟短褂,夏穿肥胖仅及膝盖的二蓝色裤为主。20世纪70年代,男女老幼,服装都是以蓝、灰、黑三色为主,男的不分大小一般穿“二五大衣”、中山装、西装、衬衫,松紧口鞋;女的穿大襟褂、开衫领褂、偏开门的西服裤。进入20世纪80年代,青年男女服装款式新颖、新潮,花色绚丽。男上衣有呢子大衣、西装、港衫、茄克、猎装、青年装、击剑装、香槟衫等,下着西装裤、喇叭裤、牛仔裤。女性着连衣裙、丝绸绣花时装、滑雪衫、羊毛衫和各种纹饰的毛线织物。城镇居民穿皮鞋,农村人穿运动鞋。旅游鞋城乡居民都爱穿。90年代后,人们的衣着色彩更加丰富,式样更加新颖,年轻人更加追求个性。    

食物

    面食是当地的主食,建国以前每日能吃上三餐,有干、有稀,是大多数家庭希望的生活;干有馒头、卷子、粑粑、锅贴、烙馍、干饭等;稀有红芋饭、面条、面片、面疙瘩、菜汤等。平素以咸菜、辣椒、蒜瓣佐食。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无论城乡居民、干群,主食都不多,瓜菜成为人们补充食物缺乏的替代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物质逐渐丰富,肉食、水产品、海产品经常出现在平常人家餐桌;90年代后,城镇居民追求生活质量,喜食甜、淡、低脂肪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宴席

    蒙城人好客、待人大方,风俗不论婚丧嫁娶,都要设宴酬宾,办喜事,酒席菜品十分丰盛,丧事从简。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宴席用方桌,每桌坐七、八人;入席时,尊贵的客人或长辈先入席,面向正门左为上座,右边和两边为陪座,主人或晚辈坐对面下首斟酒、接菜。宴席开始,先上果碟、下酒菜,次上主菜,鸡、鱼、肉(鸡、鱼头朝上宾)。主菜按盛菜的器皿,又分碟菜和碗(盆)菜,蒙城当地菜品分前、中、后八道,一般每道菜有八个品种(移村一带风俗每道菜七个品种);后八道菜还分为前四道和后四道,一般后四道菜中有一个甜汤和大圆子汤,后四道上席时,是主人开始敬酒的时间,一般的客人可以离席。民国时期,宴席以席中菜品有海参、鲍鱼为贵。20世纪80年代后宴席质量提高,餐桌也逐步向圆桌过度,人数也多以10人左右为主,菜品开始向营养型、清淡型转化。民国至20时间80年代,宴席上以饮烈性酒为主,90年代后宴席开始饮用低度酒、啤酒、红酒、果酒或其他饮料。

住宅

    住宅朝向以南为主,堂屋以三间为多,一般每间宽3.3米、长5到6米;门多向南,忌迎“太岁”,忌对山墙、窗户或路口(俗称路箭),一般前面留有窗户,后面一般不留;房屋前面如是通道,一般立一块青石,上面镌刻:“泰山石敢当”用以镇宅。建房木材,喜用枣树作脊木榆树作梁头杏树作门(早积余粮幸福门),忌桑树做门(谐音讳“丧”)。堂屋门宽三尺三(市尺)。民谚:门宽三尺三,进得花轿出得棺。室内地面低于室外,意取“聚财不散”,居中的堂屋为主房,户主或长辈居此。东西厢房为偏房,忌高于主房。庭院喜植石榴、槐树,寄托着人们多子、长寿、富贵的希望;忌栽桑树(讳“丧”),民间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槐”的习俗。民国时期,建房先请阴阳先生相宅基凶吉,建房择吉日动工;正房内后墙悬观音图像或字画,下面条几上供奉天地或祖先牌位。建国初,城乡居民室内朝门的正墙均挂毛泽东主席像。“文化大革命”期间,桌上敬奉毛主席石膏像,两旁摆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远集》。80年代,改挂字画,建房向高、宽、大、实用、卫生、有利采光等方面转变,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庭院多植花木美化环境。民国至20世纪70年代,农村一般家庭的房屋多以土垒或土坯墙、茅草覆屋顶,富有人家和城镇居民住房,以砖瓦结构为主;80年代后期,农村房屋以砖瓦结构为主,90年代后期,楼房开始兴建,请阴阳先生看宅基的习俗有所回升,择日建房传统一直得到尊重。    

出行

    清代至民国,人们出行的时候有时步走、有时骑马、有时坐轿、有时坐黄包车、有时乘船。那时候的人对出行有许多的讲究,人在出门远行前,总要翻翻黄历、卜上一卦,看看那天是个好日子,一般会选择晴天,在出行前和出行中忌讳说不吉利的话,有“饱带干粮晴带伞”俗语。走亲访友,喜选双头日子,除非在非常的情况下,不会选择初一或十五日。贫穷的人出门多是步行,富豪官宦出门,男骑马,女坐轿或马车。民国初年,县城有出租小轿六、七顶,供富有人家的新郎、新娘回门,妇女走亲访友,绅士外出,名医出诊等乘坐;那时的一顶小轿,一般是两个轿夫抬着,其富足就像我们现在坐小轿车一样。到了1937年前夕,城内才有了7辆黄包车,供出行的人代步。坐船的时候,忌讳说“船老板”(捞板)、“帆船”(翻船),忌讳在船头小便。妇女忌从船头登船,船家年节设供处,如果女人从那儿登船了,大家都认为不吉利。船家在每年正月初,装第一趟货,启航时要敲锣,锣声由慢到快,意味着步步升高,预祝着生意兴隆。1949年后,随着公共汽车和涡河航路的开通,人们出远门时,多选择乘汽车、轮船,路途近时,仍以步行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期,自行车开始进入普通人家,近途人们就选择骑自行车了。80年代后,部分青年开始骑乘摩托车。90年代后,家庭拥有轿车的越来越多,出门乘坐或自己开车,成为了人们才日常生活的习惯。无论是在清朝,还是现在,人们在旅途中,听到喜鹊叫就高兴,听到乌鸦叫就烦恼。路上遇到尊贵的人或长辈,清朝至民国时期的人们要垂手恭敬地站在道路的左边,还要作揖请安,现在的人们要停车或鸣笛。如果同行的有长辈,一定会让他走在前面。坐在马车上或骑着马行走,路上遇到亲属、朋友或问路时,要下车、下马表示尊重。带着襁褓中婴儿出门时,要备一支桃树枝,用来避邪。路遇亲友主动点头、招手或握手(右手为恭)问好。上下车船扶老携幼,为老人、病人及带有娶幼儿的旅客让座。

建房

    盖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件大事,人们都非常讲究吉利,有许多的规矩。上梁是要选择双头日子,但忌讳在二、五、八的日子。上梁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快中午的时候,主家要燃放鞭炮、撤红点馒头、花生、糖果等,亲属、朋友带酒肉或现金来祝贺,称为“压风”。主人设宴待客和建房工匠。1949后此俗仍然在民间保留,只是贺仪日趋丰厚,“压风”的人们也扩大到一般的同事。这种习俗带有亲戚邻里、朋友、同事相互帮衬,相互支持,减轻事主经济负担的作用。

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在民国以前,“春节”叫“元旦”,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都叫“春节”。过去,富有的人家在腊月初八之后就开始筹办年货,有“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说。一般人家在腊月下旬才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四送“灶君”,也叫祭灶。这天,家家设供祭灶,将锅屋墙上旧的灶神揭下,在香炉中焚化,人们叫“送灶老爷上天”,然后张贴新的灶神。接着就是打扫房舍、庭院、几案,即所谓“二十四扫房,二十五掸尘”。开始蒸馍炸菜,准备过年。

    腊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称除夕,含除旧迎新之意。早上,户户贴春联、年画,放鞭炮。春联内容多为吉祥喜庆词句,不同的人家贴不同内容的春联。年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更多的是“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等吉祥画,色彩鲜艳,乡土气息浓郁。1949后,春联和年画多换为赞颂共产党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春联的内容出现多样化。除夕的中午,家家准备佳肴美酒,合家团聚吃“团圆饭”。民国前,家家门口大都横置一根“拦门棍”,富足人家的意思是“拦财外流”;负债的和穷人家门口置棍,意思是希望债主今天不要来讨债,让他家过个安稳年。晚饭后,妇女忙着饺子,家人们围着炭火聊天,吃着瓜子、点心,打麻将、玩扑克,彻夜不眠“守岁”。除夕的夜里,要给牲口喂饭、加料,以示“犒劳”。正月初一称“春节”,从很远的过去到民国时都是诸神下界的日子,家家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早早地起来,在天未亮时就燃放爆竹,祈求着新的一年里“万事大吉,家泰人安”。如果那家在燃放炮竹时,挣得了第一,一家人整天都会欢天喜地。起床后,大人小孩穿上时新服装,一派欢乐气象。早餐多沏糖茶、下饺子,取其甜美吉利之意。民国时,在吃早饭前,要先放三碗饭菜在祭祀的香案上,敬过天地、灶神、祖先之后,全家才可进餐。有的人家在包饺子时,在馅中放入一枚铜钱,谁吃到了,便预示着他一年事事顺利。早饭后,晚辈分别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拜年的晚辈“压岁钱”。

    年初二无论是风轻日丽还是风雪交加,人们都开始走亲访友,大人们则带着小孩到亲友处拜年。出门相遇,不论亲疏,互相说上几句新年祝福的话。家家备有糖果、花生、瓜子、糕点及烟茶,招待走动的亲友。春节期间,人们的相互走动,加深了交流和感情。

    年初三,各家早餐多吃“扁食”(饺子),有“初三吃顿扁,一不咳嗽二不喘”之说。

    年初四,新婚男子多偕妻往岳父家中拜年,岳父以丰盛的酒席款待“贯客”。当天夫妻二人要返回,不得留宿,谓之“正月媳妇不空房”。现在夫妇到岳父母家拜年,多选择在初二。

    年初五为“小年节”,家家吃饺子,谓捏蜈蚣嘴,象初一一样放炮、宴乐,只是节日气氛稍逊。是日,集市商店开始营业,各店家燃放爆竹,互祝“财源茂盛,生意兴隆”。

    1949年后,各行各业均休息3至5天,春节的时间缩短,废除了各种跪、揖之俗。人们忙于工作和生产,没有了时间去过那么繁琐的年,很多过程都简化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各行各业均要加班生产,除夕和初一也不放假和休息,淹没了节日喜庆气氛,年味很淡。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对“过年”的兴趣越来越浓厚,20世纪80年代后期,单位团拜、领导给下属、下属到领导家拜年,逐渐成为社会风尚。20世纪90年代后,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也成为人们过年的一种方式;为了享受生活,一家人选择在宾馆、饭店吃年饭,除夕夜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联欢晚会,成为十分普遍的行为。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贴春联、吃年饭、包饺子、“守岁”的习俗一直保留着,虽然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文化的传承一直没有改变。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灯节”。节前几天,家家大人们便为儿童制作各式花样的灯笼,准备蜡烛、烟花;用麦、豆掺合的面粉蒸成面灯,并按家人的属相蒸上“龙、狗、鸡、兔”各种形状。晚上,各家则用杆草缠上棉花插于面灯中间作为灯芯,加入少许食油点燃,放在门旁、厨房、粮仓、床头等处,表示风调雨顺,全家炊聚。晚饭,各家吃糯米粉做的汤圆,现在城乡居民也有吃水饺的。夜晚,孩子们提着灯笼,青年人端着面灯齐集村头、街道游玩。集镇和城区燃放烟花,玩龙灯、踩高跷、跑旱船等游乐活动,场面热闹非常。乡间常见的有龙头灯、凤尾灯、狮子灯、绣球灯,还有大型的走马灯,有的年轻人用碎锅铁拌木登高甩花,有的放风筝在高空用尾巴带硫黄摇摆坠花,有的追撵云灯,举行赛跑;还有到村外田头点燃草把向空中抛投的习俗。老人和读书的学生,多喜对灯联、猜灯谜。村里村外,一片欢声笑语,有时通霄达旦。

    是日,出过嫁的女子均不得在娘家过夜,有“正月十五看娘家灯,死得娘家人干干净净”的迷信说法。近年来,县城和集镇又出现了元宵灯会活动,成千上万之众聚在一起观看烟花焰火、猜谜语等活动来庆贺节日。如果家里有亲人去世,头一年不蒸灯,乡邻、亲友会给他家送灯。

    清朝顺治年间,元宵节的火花灯会,扩大举行三天。正月十四为试灯会,十五为玩灯会,十六为罢灯会。同时出现了灯市、灯宴、灯社、灯赛等多种形式。蒙城北关东怀德桥,过去有班子老艺人,每逢元宵佳节四出玩会,表演竹马旱船、狮子、龙灯。

    1949年后,在移风易俗的引导下,元宵佳节,保留了悬挂红灯笼、燃放烟花爆竹、吃水饺汤圆的习俗,元宵节依然红火,但逐年归于平淡,多了理性少了喧闹,特别是大批的农民工春节后外出,元宵节再也难现村村火树银花、万人空巷的景观。

归宁节

    农历正月十六称“归宁节”,是娘家接回出嫁女儿的日子。俗语说:“过罢十五到十六,家家都接连心肉。”那天,出嫁的女子多和女婿一道回娘家。至今境内仍流传“正月十六下雨雪,新娶的媳妇把嘴撅,一是不能走娘家,二来不能穿花鞋”的歌谣。过去和现在的“归宁节”保留的仍然是家人的团聚,满堂的欢声笑语,改变的只是过去围坐在八仙桌旁品尝亲手制作的饭菜,现在出入宾馆、饭店,品尝着天南地北的各式佳肴。

二月二

    二月二,是大地回春的季节,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是过去的祭龙之日。清晨,家家早起,在庭院间用草木灰围上大小不等的圆圈,中间挖穴,放置少许五谷杂粮,谓之“围仓”;各家吃玉米炸的花子、炒的糖豆、花生、瓜子。早餐只喝“灯汤”,即把正月十五¨蒸的面灯切成片做成清汤。说是吃了其他的饭,怕糊了龙眼无法降雨,至今乡间多数人家仍沿此俗。过去,这天,各地庙会香火旺盛,前往寺庙焚香朝拜者不绝于途。人们用这种方式,虔诚地祈求天龙及时降雨,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这种习俗已逐渐消失,只是在这天吃点炒货的习惯。

    当天,出过嫁的女子不准在娘家过夜,俗说,“二月二吃了娘家的花,死老婆啪嗒。”此说至今仍有部分老年人提起,但大家已经不在相信。

清明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当天,家家屋檐下插柳枝,有“清明不插柳,来生变黄狗”俗语。个别乡村还有早上吃煮鸡蛋的习惯,说“清明不吃蛋,穷得乱打架”。清明前,各家都为已故亲人上坟扫墓,表示对亡灵的哀悼和缅怀。1949年后,清明节各团体、单位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献花圈,以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普遍开展植树造林活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坟墓平整、深埋,上坟习俗受到约束。80年代后,平整的坟茔逐步恢复,人们又在清明节前或当天保持了祭祀的习俗。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民族节日,正是传承民族文化,尊重民族习俗,满足人们祭祀祖先愿望的体现。

    清明节期间春暖花开,正是人们还习惯踏青游玩,青少年喜欢放风筝的季节。

端午节

    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节”,相传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家家屋檐下都插上艾枝,有“端午不插艾,死了变鳖盖”的说法。当天家家早晨吃糯米裹红枣做成的粽子和油炸糖糕,中午饭桌上有鱼肉菜肴。晚上,戏班常演《白蛇传》。到“文革”前还保留有未婚女子用红、绿、黄多色丝线和花绸布缝制香袋,内装艾叶、樟脑等香料物,挂于胸前或分赠亲朋好友,用于避邪的习俗。幼儿耳窟多用雄黄酒搽擦,以避虫害。大人们则用五色花线为孩童扎彩圈套于手脖、脚脖之上,谓之“长命缕”。现在的端午节已经简化,只保留了早晨吃粽子、糖糕,中午家人聚餐的习惯。

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旧时为长辈66岁大寿庆贺之日,至亲好友,多备上酒肉、果品前往祝寿,长辈则设宴招待。是日,大人们则把孩童“端午节”时扎的长命缕剪下,丢于水中,俗说“催成龙”。娇惯的男该小时戴的“狗脖项”,12岁的当天,请来舅舅给剪下,投于井内,意为“望子成龙”。并请来所有的至亲好友,备上丰盛的酒宴,共贺儿子长大成人。现在66大庆,多改在春节前后,六月六已成为老年人记忆中的节日。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旧称中元节,是祭祖上坟之日,因此,各家都到祖坟焚烧纸钱,或以“三牲”(猪、牛、羊)礼品祭奠祖先。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此俗渐渐被人们遗忘,到90年代后,又被人们记起,田野里、殡仪馆中飘起的纸花、响起的爆竹,依然寄托了后人对先人的哀思。

中秋节

    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个季节秋高气爽,年成已定,是农民庆丰收的节日。民谚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年成”。中秋节当天家家备有月饼、鱼肉等食品,苹果、石榴、梨等水果。节日食品、礼品,互赠亲友。中午准备丰盛的午餐,饮酒欢宴,夜晚,一轮明月当空,庭院设案,摆上月饼、瓜果,全家团聚赏月。戏院里常演《唐明皇游月宫》戏曲。这天回娘家探亲的妇人,必须回婆家过节,同吃“赏月饭”。从过去到现在,中秋节是在传统节日中从形式到内容变化最不大的节日,团聚和赏月,是古人和今人一直不变的情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按过去的习惯,双日为阴,单日为阳,故名“重阳节”。时值秋末冬初,在农村庄稼收获归仓,农具归库,一年农活已经忙完,是算计一年收成,盘算下年生计的日子。眼见已无活计可干,地主在这日开始辞退长工,民谣说:“九月重阳十月一,杀大领(即长工)配小难。”建国后,城镇有学校组织学生野游,登高赏秋,领略大好风光等活动。现在各单位在这天组织退离休的老同志召开座谈会、搞聚餐等活动,演变成尊老敬老的节日。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古时称为“腊日”,是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的节日。过去也被说成“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日,这天佛寺僧众煮多味粥以敬佛,其粥以小米、大米、红豆、江米、菱角米、栗子、红  煮成,加桃仁、瓜子米、花生米等点染,取名“七宝饭”。后此俗传至民间,是日,家家早饭用米、豆皮、菠菜、馓子、粉丝熬粥,谓之“腊八饭”。现在依然保留着吃“腊八饭”的习俗。

说媒(包括相亲)

    1949年前,男女婚姻全听命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成婚,先由男家父母通过媒人至女家说亲,谓之“求婚”。女家同意后,男女双方互相看一看,谓之“相亲”,如果女到男家看,谓之“相家”。到20世纪80年代说媒仍是未婚男女结识的重要渠道,到现在也还是自由恋爱外的一种补充方式。

过帖

    双方同意结亲后,男方即可向女家“过启”(也叫“过贴”)。帖上写有“白玉种良田,千年合好;红丝牵绣幕,百世良缘”字句,以示成意。遣媒人择定吉日带丝带2副、针2包、线2团、红布6尺、银耳坠2副及酒、鱼、肉、鸡、糕点等聘礼送至女家,女家收下聘礼,除回送男家笔、帽等物外,另写“回帖”,帖上写有“兰桂同荣,山河永固;阴阳定位,地久天长”的语句,以示允诺。

要生时(看日子)

    过帖过后,男方要来女方的生辰八字(也有在说媒时就交换男女生辰的),择定迎娶的日子,称为“要生时”。结婚日期,大都选择二、四、六双日。喜日定后,用红纸写上书帖,再遣媒人送至女家求娶。此后,双方家中则忙于筹备结婚事宜;男家备新房,置衣物,给新娘做红衣(谓之“上轿红”),并约好鼓乐、彩轿等。女家为女儿做嫁妆,添置衣物等。嫁妆多少随家庭条件各异,多为4件、8件、13件(又称巧十三)。

迎娶

    成婚前一天,男家门前张彩挂红,贴上喜对联。鼓乐、彩轿发至女家,谓之“过轿”。要有一未成年的男孩压轿前往,后面跟着两个抱鸡的,男方抱去一只公鸡,回时女家送一只母鸡一同抱回,以求吉利。轿杆上挂猪肉一块,谓之“离娘肉”。富豪之家还备有三洋枪、对子马、金瓜钺斧、朝天蹬,鸡鸭鹅笼、高提灯笼等。女方亲朋都到女家送礼,俗称“添箱”。出嫁女子则少吃饭食,谓之“饿嫁”,母亲还要向女儿交待一些到婆家后要注意的规矩。晚饭后,唢呐鼓乐齐奏至半夜。

     第二天凌晨,出嫁女子则梳妆打扮,穿上男方送来的“上轿红”,也叫“上头”。由女方叔伯或兄长背上轿子,也有用椅子抬到轿前上轿的。关上轿门后,嫂子要端来一碗面水泼向轿腿,俗谓:“泼出去的水,嫁出门的女”,以示能安分守已过日子。这时,女家要送给轿夫“上轿礼”,否则,轿夫迟迟不发轿。轿起登程,要鸣炮奏乐,新娘往往放声哭出村外。女之兄弟四人随轿左右送行,谓之“押轿”,也叫“把轿”。半途回二人,另二人跟轿至男家。陪办的嫁妆由人抬着一溜排开跟随其后。沿途遇村、桥、庙宇、岔路口则燃放爆竹驱邪。

拜堂

    花轿来到男家村前,要放炮迎轿;到大门口,男家的父母或长辈要给新娘“下轿礼”;新郎走到轿前,要面向花轿行三个揖,叫“拜轿神”。然后由男方嫂子两人搀扶新娘出轿,由“姻粉客”引路,慢慢走到拜天地的地方,新娘走路时脚不能沾土,要用两条芦席轮番铺垫的路上。由男家女长辈抓着盛放在竹筛中的红枣、花生、核桃、栗子、杆草等物不停地往新娘头上、身上抛撒。在香案前,新郎、新娘分左右站定,由婚礼主持人的引导下,先拜天地, 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然后入洞房;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意为“新人见面,称心如意”。酒宴开始后,新郎在长辈的带领下,分别给参加婚宴的亲朋敬酒,以示感谢。

洞房

    洞房环节中又分为“坐床”、“闹房”、“合卺”、“听房”几个小过程。酒宴过后,由两个儿女双全的妇女为新郎新娘铺床,把早已准备好的红枣、栗子等物抛洒在床上,寓意为“早立子”,是为“撒床”。晚上,不论长辈、晚辈、年龄大小,均可闹新房,有“三天不分大小”的说法。待闹房人退后,新婚夫妇喝一杯交心酒,才可就寝。当晚,有好事者,常藏于室内、门外、窗下,窃听二人谈话与举动,谓之“听房”。 

揪脸

    揪脸,又叫开脸。青年女子在未结婚之前称“黄毛丫头”,又称“毛头闺女”。在结婚的第二天早上就要揪脸,揪脸时,请本村会揪脸的妇女,来给新媳妇揪脸,过程是用扑粉撒在新人的脸上,特别是额头,鬓角处,然后用一根棉线,双过来,拧上劲,把一个线头衔在嘴里,一个线头用手拿着,另一只手插进的双头里,在额头髭角处,来回的把丛生的杂毛夹掉(拨掉),这样来回多次,就可把多余的杂毛拨净,显得脸庞又大又漂亮,所以又叫开脸。还边揪边唱:“揪脸人不怠慢,揪脸还得红鸡蛋。红鸡蛋,满脸转,今年喝喜酒,明年吃喜面。”揪脸时妯娌们在一旁打趣、喜闹,煞是有趣。

堂拜

    堂拜,实际上就是让新媳妇与众亲戚见面,达到相互认识的目的。新婚的第二天早上,主家把头一天挽留下来的亲戚都请到堂屋里,由新媳妇的婆婆按照亲疏远近、辈份的次序,坐在堂屋中间的椅子上,由新婚夫妇挨个儿磕头或行鞠躬礼,接受堂拜的要给新人钱(物),钱(物)多数是由婆婆掌握,有时也给新媳妇一部分。

认祖(上坟)

    新婚第二天上午,新郎、新娘由妯娌们陪同,到丈夫家祖坟上祭拜,在上坟时,由妯娌告诉新娘坟主的辈分,新娘逐坟跪拜。回到家里后,有的还祭拜家堂的牌位(即祖先的神龛),这才完成认祖的过程。

回门

    婚后,一般在第六天,新郎、新娘同往女家拜见岳父母和女方亲友,谓之“回门”,女家盛宴招待“贵客”(也称“娇客”)。午后就回家,必须在天黑前回到家中,不准在娘家过夜,当时有如新娘在娘家过夜,会瞎了婆婆的眼的说法。完成了回门的礼节,婚嫁即告结束。

     除此之外,县内还有不同于正常婚姻的其他婚配方式。

    童养媳:俗称“团圆媳妇”。过去,穷苦人家将无力扶养的童年女孩许给人家为妻,因年小不能举行婚事,故养在男家,待女孩长至16岁后,便完婚,谓之“圆房”。1949年以后,此俗被政府禁止,民间也再没有此种婚配形式。

    寡妇改嫁:1949年前,寡妇改嫁倍受歧视,明代至民国时期,社会普遍认为好女不嫁二男,寡妇改嫁有失贞操。改嫁会受到婆家各种刁难、凌辱,嫁娶的各式礼仪也被废除,不能坐轿,不放炮,不宴请宾客。有的寡妇被公婆转卖他人,如不从则施行抢亲。

    招女婿:称“入赘”,俗称“招养老女婿”。有女无男孩的家庭,为传宗接代,继承家业,招婿为子。应招为婿者多被人歧视,特别是女家父母死后,女方叔伯多给予刁难,无法继承家业,甚至有的被赶出家门。

    换亲:两家男子因家贫无力娶妻,又均有姐妹未嫁,则互换成亲,称“两换亲”。在20世纪70年代,部分男女因家庭成分问题或经济十分困难,难于婚配,由人牵线撮合,形成两家或多家子女或换婚配。这种婚姻多以年龄、性格、长相等原因,青年男女多不遂心愿,哭闹者很多,有的则以死抗婚,造成不少的婚姻悲剧。80年代后,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经济条件的改善,换亲婚配方式基本绝迹。

生育

    报喜:孩子生后第3天(也有7天的),父亲即去孩子外婆家报喜,男孩则带书一本(红绳系之)、红糖两斤、单数红鸡蛋若干;生女孩则带红花一朵、红糖两斤、双数红鸡蛋若干。娘家见到礼物即知生男生女、遂送母鸡一只,称“开生”。

    送米面:孩子生后12天,外婆家则备上小孩衣物、红糖、鸡蛋、米花、馓子和几段彩幛等,装在专门用来送米面的盒子里,贴上写有“X月×日喜封”的红对联抬着送去,外婆和亲朋数人同去,长辈要一一送给婴儿“见面礼”,以示贺喜。主人将所送衣服、彩幛悬挂于门楣之上。中午,点燃炮竹,设宴款待来客。宾客离去时,要送红点馒头和红鸡蛋,以示谢意。婴儿外婆一般留下住几日,如若有事不能留住,须脱一件褂子留下。 

    接满月:婴儿满月,外婆家要把女儿和婴儿一同接回住10天半个月,谓之“接满月”。去时,婴儿脸上要抹点黑灰,回时脸上搽点白粉,俗称“黑脸去,白脸来,婴儿越养越富态”。外婆还要送一只“铰头鸡”,用一块红布挖孔套在鸡脖子上,也有送“铰头羊”的;不管是鸡是羊,只许饲养,不兴宰杀。那时,头胎生女孩,娘家多在28天“接满月”,有“接得早,生个小(指男孩)”之说。    

    揭花疤:婴儿多在年内种花,即种牛痘。那时幼儿抵御牛痘的能力很低,种花期间十分危险,一旦感染,幼儿的性命难保,因此有种花的家庭,要用红布条挂于门前避邪,通知亲邻不要到家中往来。伤疤愈后,外婆家送红糖和红点馒头祝贺婴儿安全“过关”,俗称“揭花疤”。

求子

    妇女婚后多年不孕或不生育男孩的,则往往到庙里“拴娃娃”,庙中的和尚用泥土捏制成孩童形状,放在“娃娃堂”和“子孙山”内,每逢庙会,无子之家嘱托亲朋至友前往为其拴儿。进庙后,先在神灵前献上 祭礼,宣读恳求神灵赐子并附有保人姓名的文书,焚香叩拜,然后送给和尚礼钱,把和尚递给的用红绳拴着脖颈的泥孩揣在怀中,谢罢神灵,起身回家。一路上呼唤泥孩之名,遇村、庙、河、桥鸣炮驱邪。到家中在床底墙脚处挖洞将泥孩放进封实。迷信说,用此法即可怀孕生子。

    栓儿的人家,三年内生了男孩,即算是拴来的,小孩长到12岁时,必须到庙中“还愿”。这年庙会,备上酒菜,请来亲朋好友,让保人带着爆竹、纸香和三牲祭礼,到庙中焚香叩拜,再赐于和尚压供之钱。回家后,门口挂红(1丈2尺红布),院摆香案,欢宴宾客,让小孩跪拜来客。

    “栓娃娃”在民国前后十分盛行,到20世纪60年代仍未绝迹,近年民间又有反弹,县内香火最盛的是马集的鹤安庙。

庆寿

    蒙城当地庆寿习俗由来已久,究竟起于何时,已不可考,在民国前后,年龄了到60岁便可称“寿”,生日那天要庆贺一番,又称“做寿”、“庆寿”。1949年前,富家祝寿较为隆重。做寿时,家中设寿堂,张灯结彩,悬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对联。堂中置案,摆供果,燃烛焚香,子女及后辈要给寿星拜寿。拜寿时,寿者坐于正堂,子女亲朋按辈份关系远近依次礼拜。一般人家做寿,多为送礼品祝贺,不举行仪式,穷苦人家一般不做寿。而地方豪绅常以庆寿为名,广发寿帖,借机索取财礼。1949年后,仍保留为老人做寿的习俗,但基本不再做整寿,20世纪70年代前后多做66岁、73岁的寿庆,80年代后80岁、90岁时做寿的逐渐增多,庆寿的时间也多选在春节期间。

    六十六:老人66岁生日时,女儿和至亲好友备上66个红点馒头、66个水饺、6斤6两猪肉、糕点、酒之类礼物前往祝寿。俗称“六十六吃块肉”。女儿所送数量一般超过66个,以祝老人延年益寿。另外还给老人添新衣。老人家中设宴招待亲朋。

    七十一:“人活七十古来稀”,老人活到70岁即为大寿了。本地大都在老人71岁生日时为其祝寿,因有“七十一吃只鸡”之说。所以女儿和亲朋前来祝寿必备鸡1只,馒头、扁食各71个。现在庆七十一的越来越少。

    七十三:俗话“七十三,吃个鲤鱼猛一窜。”旧称“七十三不死鬼来缠”,老人吃条鲤鱼,即可度过生死关。因之老人73岁生日时,女儿和亲朋都备鲤鱼l条及馒头、扁食各73个为老人祝寿。

现在城乡祝寿时,已多送蛋糕、长寿面、礼金,沿用旧俗的很少。

送终、报丧

    老者临终,家属到场送别,咽气(“咽气”又称“落气”)后,即烧化纸箔,渭之“烧落地纸”或叫“落气纸”。替死者抹身、梳头、更衣后,将尸体移至堂前(靠左边),覆以被单,同时烧香焚纸点油灯。门上贴白纸,门前插自幡,以示邻里,然后向亲友报丧。

奔丧

   死者的亲友接到报丧后,要及时到死者家中吊唁,至亲好友去时多给死者扎纸物(即社火);死者为男,则扎纸马、纸人;死者为女,则扎彩轿、纸人。另扎4筒彩幡,亲友奠仪以纸箔为主,交厚者多送挽幛(6尺黑布)。现在扎纸物、请响班的多为孝女。

入殓、守灵

     棺木停放屋正中,将死者放入棺木叫“入殓”,死者脸蒙黄裱纸,背垫铜钱,口含铜钱,称“噙口钱”,手拿饼子,称“打狗饼子”。意思是人死了,灵魂要到地府报道,魂灵路过恶狗坡时,恶狗会上来咬,死者手里拿的饼子,是留给狗吃的,狗见了饼子,就不咬了。棺头点长明灯,置一小罐,插一双筷子,谓之“密封罐”。地上放一个土盆,谓之“老盆”,以备亲属吊唁烧纸之用,棺侧有孝子轮流侍守,朝夕不离,谓之“守灵”。亲友前来吊孝,由孝子,跪迎、跪送。若来女眷,则由死者儿媳或女儿至孝堂跪迎。

送汤(烧铺、 “髃铺”)

    死者去世的第二天日晚上,由两人抬土罐(木桶),内装面汤,带上端菜托盘,全家人及亲朋好友随之,哭入附近神庙,或村外十字路口,俗称“送汤”。 在路口焚烧死者被褥、衣服、鞋袜、席草之类,叫“烧铺”或“髃铺”。孝子等绕焚烧火堆三圈祷告,打碎土罐,举家痛哭,尽哀始还。

亲棺和封材口

    出殡前,打开棺盖,让全家与至亲好友  一睹死者遗容,孝子及孙男弟女围棺痛苦,然后用铁钉把棺木封在一起,封棺时,孝子、孝女要高声呼叫,让死者躲钉。

出殡、安葬

     出殡时,死者全家孝子及直系亲属以下都穿白色孝服,棺起身,长孙持白幡引路,孝子摔碎“老盆”,持哀棍(俗称丧棒)领棺下地,亲属亲友持纸人、纸马、幡幛等随后。至墓地,长子引棺先绕墓穴向左向右各转3圈,然后引棺入穴。葬毕回家,宴谢吊唁亲朋,次日,孝子到送礼各家叩头“谢孝”。 到墓地送殡的多为男性,本地有女眷不能随棺下地的习俗,现在也有女宾跟随送殡的。

圆坟

    葬后第三日,全家同往墓地,添土筑墓,并焚烧纸箔,围坟跪哭,称为“圆坟”。现在也有当天下午就圆坟的。

守孝

    老人死后,儿女要穿孝3年,百天之中,孝子见人不分长晚辈,均向人叩头,以示行孝。守孝期间有3忌:百日内不剃头、3年元宵节不蒸灯、3年春节不贴红对联(当年不贴、第二年贴蓝或紫对联、第三年贴绿或黄对联)。

建国初期,民间仍沿用旧的丧葬习俗。1966年后,旧葬被废除,各种活动基本禁绝。民问虽仍土葬,但必须深埋。20世纪70年代,实行了丧葬改革,悼念死者普遍采用送花圈、开追悼会的形式,亲友左臂戴黑纱,向死者致哀。国家工作人员去世,大都火葬,城镇居民也有少数效法者,但仍以土葬居多。90年代后,城乡死者基本火葬后又土葬,丧葬礼俗部分恢复。    

上一条: 忠武祠及马公府
下一条: 《漆园古今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