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蒙城县委员会 / 媒体聚焦

在古城保护中镌刻政协印记

阅读次数:117 作者: 陈矗 信息来源: 江淮时报 发布时间:2024-11-20
[字体:  ]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是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城市在不断更新,如何能留下漫长时光刻于其上的记忆,守住古城,留住历史,是我时常深思的问题。

    2020年,我调入蒙城县政协任教科文卫专委会主任,刚好领衔“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繁荣漆园古城经济”年度专题资政会课题。第一次领衔资政课题,而且是县长参与协商课题。我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积极向领导汇报协商课题工作开展计划并征得意见,开始遴选调研组成员,召开情况通报会,开展县内外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5月份,县政协召开“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繁荣漆园古城经济”专题资政会工作情况通报会。会上,县委宣传部、县城投公司、梦蝶旅游公司等单位负责人汇报当前古城保护概况、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打算。调研组成员、智库专家、政协委员围绕古城保护、繁荣经济积极建言。

    蒙城县是千年古城,于199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并于2016年全面启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2008年、2012年先后两次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时,对以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出台了契合蒙城县实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级别、层次、方式以及实施措施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并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条文。

    历史文脉的保护传承,要推动从有形到无形,让古城文脉焕发新生,推动传承漆园古城文化的“精气神”。我深知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深入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保护利用好丰富的古城文化资源,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城是一个活着的有机生命体,不仅要保护好古城风貌肌理等“面子”,还要保护好生活方式等“里子”。

    通过县内外调研,最终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报告提出,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久久为功:一是建议把古城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纳入县“十四五”规划,注重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操作性;二是成立以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担任双组长的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三是“招贤纳士”,在充分调动政协委员、智库成员、新乡贤等社会贤达积极性的基础上,做好高端专业人才的招聘引进等工作,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四是多渠道筹措保护建设资金,并纳入年度建设计划,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五是注重工作的“永续性”,努力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门心思抓到底、一鼓作气干到底”;六是注重实施主体与经营主体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七是完成《蒙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0年)》编制审批工作,出台《蒙城县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明确古民居修缮资金来源,探索出一套“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政府主导,群众自发参与,专业团队技术支撑”的经验模式。

    9月26日,县政协举行十届二十七次常委会暨“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繁荣漆园古城经济”专题资政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县政协常委会关于“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繁荣漆园古城经济”的建议案》。县领导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公众的积极性;要下足绣花功夫,切实提高保护的实效性;要彰显城市风貌,切实提高发展的科学性,自觉遵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路,把行动真正落实到保护优先的基本底线上来,将社会民生改善与地方活力复兴和城市文化发展整合起来,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这份调研报告还荣获县智库调研成果“三等奖”。

    通过调研,我亲眼见证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生命力,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每一刻都闪耀着难忘的光芒,古城老街在夕阳下更显沧桑与庄重,每一块青石板都似乎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展望未来,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前景广阔,任重道远。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人民政协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加强政治引领,凝聚社会共识,奉献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政协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