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政协提案委员会欢迎市民踊跃参与提案点评!

提案号: 147 提案题目: 关于开展城区裸土整治,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 提案人: 无党派界
提案内容:

空气污染源可分为两类,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污染源是由于自然原因(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而形成,人为污染源是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形成。由于人为污染源普通和经常地存在,所以比起自然污染源来更为人们所密切关注。在人为污染源中,因为城市建设而一时间裸露的土地引起的扬尘是城区大气污染的诸多原因之一,我县新修建的几条主干道灰尘较多,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建议:

一、开展调研,全面摸排、梳理裸土问题点,建立裸露土地污染源台账。

借鉴湖北襄阳市襄州区的做法,做到“三个跑遍、三个搞清楚”,即跑遍所有的社区,搞清楚裸露的地块和整治的方案;跑遍所有的单位、企业、自然人所在地,搞清楚督导责任,明确督导对象和大气污染防治落实情况;跑遍所有的项目工地,搞清楚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之百”的落实情况。施工现场扬尘污染6个100%治理出自《关于严格执行全市城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的通知》,具体要求是指1、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2、出入车辆100%冲洗;3、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4、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5、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6、物料堆放100%覆盖。研究表明,城市可吸入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为建筑扬尘,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最核心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大战30天,裸土不见天,垃圾杂物全清完”专项监督活动。

针对梳理出来的裸露土地问题点,将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压实工作责任,分类制定整改方案。今年3月20日,襄州区全面开展“大战30天,裸土不见天,垃圾杂物全清完”专项监督活动,强力推进,确保“三个全面覆绿”:城区33宗裸露闲置土地全面覆绿,园林部门对已收储的6宗土地迅速拿出绿化方案,建设游园绿地,对27块不具备绿化建设条件的地块,要播撒草籽,确保30天之内所有地块都见绿;城区主次干道全面覆绿,住建部门对城区范围内主次干道两侧、房前屋后土地、桥涵两侧等区域见缝插绿或硬化,不留缝隙,交通部门加强破损路面的维修,及时消灭“泥巴路”,凡属城区市政道路、广场、公园,不得出现裸土;背街小巷裸土全面覆绿,张湾、肖湾街道办事处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对辖区内裸露地块、闲置土地、背街小巷裸土进行全面覆绿。这些具体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三、部门联动,落实责任主体,严肃工作纪律

为实现“监督全覆盖,任务全清零”的工作目标,扬尘治理专项监督活动按照开展一次执法检查、落实一项监督任务、紧盯一些重点领域、明晰一个整治责任的“四个一”工作步骤整体推进,以推动县乡两级政府和部门、企业全面落实防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法律责任,依法推动解决大气污染突出问题,确保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这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生态环境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全力以赴、通力协作,督查中心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问题通报曝光,对于整改不及时,久拖不决的问题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员要严肃追责、问责。

总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党的事业负责的具体体现,政协委员作为其中一员,当然责无旁贷。

提案满意度:
提案点评:
(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办理复文:

丁涛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开展城区裸土整治,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回复如下:

一、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情况

2020年截至5月31日,我县PM2.5日均质量浓度为54.4μg/m3,较去年同期下降10.5%;PM10日均质量浓度为85.6μg/m3,叫去年同期下降36.1%。空气优良天数占比为69.2%,较2019年上升14.2个百分点。O3作为首要污染物天数占比28.5%。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环境质量的改善、环保事业的发展,需要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从当前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看,我县PM2.5、PM10两项指标较去年同期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和亳州市其他县区横向比较,我县数据依然高于其他县区。通过近期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我县城区还存在部分裸露土地未绿化,部分施工工地未落实扬尘防治的六个“百分之百”的问题。

三、主要工作措施

近年来,县住建局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了建筑施工扬尘、裸土整治等专项治理。

(一)强化事前介入。在项目开工前,安排工作人员去项目现场对管理人员进行扬尘专项交底,确保现场冲洗平台、雾炮机、喷淋设施、工地周边已设置围挡、防尘网等设备到位,人员扬尘治理教育培训到位。督促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扬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明确逐级责任,从源头规范建筑施工扬尘治理行为。

在进行建筑垃圾运输作业时,要求项目必须做到:

1.基坑作业取土,用钢板铺设上下坑坡道及基坑内平面;2.施工场地内行驶,严格沿硬化道路行进,最大努力降低扬尘;3.建筑工地所有出入口建有车辆冲洗平台,并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冲洗率确保达到100%;4.出入施工场地,均做到全车冲洗,全车身无积存建筑垃圾点;5.运输过程中,全车密闭盖严,做到100%密闭运输,保持车身整洁,驾驶人员随时观察车辆密封状况;6.返程时车顶篷同样密闭盖严,纹丝合缝;7.自其他位置返程的建筑垃圾运输车,自觉检查车身状况,有积尘时,使用车辆自带喷淋设备,做到局部冲洗,全车身要达到整洁要求;8.整体项目施工结束,保证最后拆除冲车平台。

(二)加强过程监管

1、分级管理。在实际监管中,对各个项目实施分级管理,针对不同项目制定不同的监管计划,做到更有效的监管。

2、科技监管。

2019年至今我局积极推行工地监控联网,目前已有29个项目实施了监控联网,5个项目正在对接办理中。后续将通过监控联网对项目实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扬尘污染并通知项目整改,将会产生的扬尘污染提前消除。同时结合日常环保局雷达检测、走航,加强对在建工地的扬尘监管。

环保局完成2座省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和15座乡镇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建设。出台了《蒙城县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每月对17个乡镇空气质量进行考核,根据空气质量排名,兑现生态补偿资金。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了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我县大气环境监测和监管平台建设第三方服务单位,签订目标考核协议,依靠科技支撑,与文明创建、城市管理相结合,初步建成一张网(监测网)、一张图(污染源地图),对城区扬尘污染源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巡查、发现、上报、交办、销号、复核”的大气监管机制。截止目前,共巡查发现问题425件,通过监管平台和微信群提交到相关责任单位处理,目前整改已基本到位。

3、加大查处力度。

发现扬尘污染的项目,我局会第一时间通知项目整改,并加强监管。针对多次发现扬尘管控不到位的项目,采取停工、记不良记录、移交处罚等方式严格依法依规查处。2020年至今,因施工现场扬尘措施不到位,已下发1份停工通知单,移交处罚4家施工企业。

环保局对督察发现的裸土覆盖、施工工地扬尘等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定期调度,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各责任单位年终考核。

(三)推进扬尘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1、出台相关制度、规范,明确要求。

(1)深入广泛宣传《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关于严格执行全市城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的通知》、“文明工地”八条标准。

(2)制定了《蒙城县大气污染防治监管网格员管理制度》,明确了网格定员、持证上岗、工作职责、奖惩考核4项制度,在城区范围内共设49个网格,每个网格1名网格员,全方位的在网格范围内进行裸土、建筑工地及道路施工工地等扬尘源巡查。初步实现了网格化责任制精细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2、加大监管力度和频次。

在日常工作中,我局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结合的方式对在建工地进行监管,一经发现裸土问题,将第一时间通知项目整改,并且不定期进行复查。

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我局联合县生态环境分局、公安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分管负责人成立夜查小组,每天晚上对城区建筑、拆迁、道路施工工地、渣土车运输、裸土覆盖等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督促企业立即整改。

(四)加强园林绿化管理服务工作

针对城区裸土问题,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开展调研、全面摸排,实施裸土治理增绿补绿工作。对裸露黄土的土地进行了灌木种植、草皮铺设,对城区主干道绿化带进行新增花箱铺设,种植时令花卉,在增强植物吸尘、净化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美化环境。园林服务中心同时还携手市政服务中心及环卫处等各个兄弟单位齐抓共管,对于辖区内主次干道两侧、房前屋后、桥涵两侧、闲置土地等进行了全面绿化、草坪铺设等办法助力扬尘污染的治理工作,用更好的建设效果提升我县绿化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我局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重点,结合日常检查和科技监管等方式,联合相关部门持续推进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做到工地扬尘防治“六个百分百”常态化管理。

感谢您对蒙城城市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将认真吸取你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蒙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0年6月15日

复文满意度:
复文点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