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沈阳沈北区发生全国第一例非洲猪瘟以来,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根据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对400个县定点监测的数字显示,全国7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下降9.4%,同比下降了32.2%;其中,能繁母猪是决定生猪生产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了8.9%,同比下降了31.9%。2019年12月,全国非瘟发生较多的安徽、湖北、河南等省份,生猪存栏实际下降45%以上,能繁母猪存栏下降55%以上;2019年6月后,全国仔猪、肥猪价格一路走高,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外三元肥猪价格30-43元/kg;前后猪价虽有波动,但整体价格居高不下,对我国生猪生产基础和“猪粮安天下”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冲击。为此,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和省、市、县人民政府均相继出台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等相关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在实际工作或执行中,某些方面需加快推进或加强。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展生猪规模养殖所需的用地问题
1、未来的养猪必须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这是生物安全的需要,也是食品安全的需要;同时养殖、种植相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我县小规模养猪场面积应在30亩以上,配合种植面积100亩以上;中度以上规模养猪场面积应在100亩以上,配合种植面积500亩以上(可与农业种植合作社合作)。
2、调研发现:我县一般性农田多以几亩、十几亩等小块形式存在,无法适应现在生猪生产的需要,也阻碍了各级政府支持生猪生产政策的落实,须快速解决这一问题;否则,一切政策都是纸上谈兵。
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目前,农业农村部明确规定了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微量元素种类、数量等,尤其对“禁抗限锌”等提出了具体时间表。
2、所有畜禽使用的饲料、兽药、保健品等,均需符合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不可乱用、滥用,不可超量使用,须确保产前质量安全。
3、加强产中、产后阶段性监管,促进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的全过程得以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