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蒙城县委员会 / 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专报》第六期

阅读次数:4562 发布时间:2013-07-16
[字体:  ]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社情民意专报

第6期

(总第17期)

蒙城县政协办公室                        2013年7月15日 

我县城区街头劳务市场亟待规范

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拓展,居住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对零散劳务用工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街头便出现了劳务用工市场。这些不规范的劳务用工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区各单位和居民的劳务之需,也给劳务人员提供了一个进城务工的平台,但与之而来的诸多不规范问题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

前不久,穰成俊、何杏林、刘影、姬长朋等政协委员就分布在我县街头的劳务市场经营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查。目前,我县城区已形成规模的街头劳务用工市场有四处:唤鸡楼东南信用社门前、原码头路南头、南华路与省道307线交汇处(原庄子像西北丽都花园小区门前)和农机一条街西头。每处人数大致在30人至100人不等,年龄大小不一,男女工均有,大多来自于城区无固定职业的人员、城区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南新区失地安置的居民等。他们主要从事市民搬家、房屋整修、短途货物搬运、运输车辆货物装卸和农机销售旺季时的农机具装运等零散工。这些劳务人员基本上都是每天清晨5点钟前从家出发,一直到下午7点钟后才回家,中午他们就近简单吃点。一位姓徐的劳务人员说:“揽活要靠运气,有时候生意来了,我们的人不够用的;有时候一连几天都放空”。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劳务人员说:“我们干活累死了,得到的很少,大部分叫中间人拿去了,找谁讲理去”……

从了解的情况来看,街头劳务用工市场凸显四大问题:

一、道路被占用。他们携带的交通运输工具随意放在人行道和主干道路上,空闲时干脆在人行道上或绿化带内打牌、下六州棋、拉家常等打发时间。当有人前来找工时,他们蜂拥而上,把老板围困在人行道或主干道上,严重阻碍了道路交

二、给城区社会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一位外地来蒙投资的客商看到多人围观一人谈生意的场景,误以为是打架斗殴的;部分素质欠佳的劳务人员还把吃喝剩余的残留物随意丢弃在路上。据南华路二巷的市民反映,因公厕相对较远,一些男士不上公厕,大小便随意在巷道和绿化带内解决。

三、掮客损害了劳务人员的利益。从表面上看,掮客给供需双方牵线搭桥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看似合情合理,实质上损害了劳务人员的利益。

四、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城市需要这部分人群的存在,他们为了生活四处奔波,风里来雨里去,冬天在外边冻,夏天在太阳下晒,困了在路边睡,有时受人欺,内心积攒的怨气无处诉说。

针对以上种种现象,为了规范我县街头劳务用工市场,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供规范的劳务场所。业务主管部门可按照“疏导、规范、便民”的原则,加大人文关怀的力度,在已形成的街头劳务市场附近,选取适当的场地,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的待工休息场所。

二、建立劳务用工网络信息平台。单位和个人用工可直接登录劳务供求信息平台,查询和发布各类劳务需求信息;劳务人员亦可快速查询相关信息,较好地解决单位、个人用工和劳务人员就业困难的问题。规范后的劳务场所亦可安装电子屏,时发布劳务信息,兼顾广告创收,弥补劳务市场管理经费不足。

三、建立规范的劳务中介组织。为严厉打击劳务市场出现的非法掮客,较好地沟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根据《劳动法》关于临时性劳务市场管理有关规定,在供需双方谈妥价格的基础上,劳务中介组织为其免费签订临时劳务用工合同,依法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袁方,县委副书记、县长车照启,县人大主任郭飚,县政协主席丁琪祥,县委副书记杨学国,县委常委,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             

蒙城县政协办公室                     2013年7月15日印 

                                             (共印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