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蒙城县政协召开茨淮新河纪念馆建设工作推进会。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石东升主持。
会上,各参与纪念馆建设工作县政府办、水务局、文旅局、文联、农投公司等成员单位,汇报当前工作进度以及下一步工作实施步骤。通过前期“下沉”一线工作,全县290个村以村为单位全部召开参战人员座谈会,梳理实物、资料、先进人物事迹信息;确定收集重点,细化收集流程。截止目前,全县共召开茨淮新河开挖人员座谈会310场次,参加人员25569人(其中25423人有录音录像和记录),重点采访5115人,征集老物件1030件。县水务局、档案馆、电视台等单位积极与省厅和省台对接,先后去省档案馆、省画报社、淮委等单位查阅资料,共收集省市县各类文献资料360余份,实物5件,照片30余张。组织16位县作协会员和电视台记者,对各乡镇摸排出来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采访,走访我县部分健在的茨淮新河指挥领导同志和负责宣传报道工作人员39人次,共采访78人录制65小时;座谈会、专题采访9场次,总计时长84小时。5月20日至5月23日,市县文联组织人员赴蚌埠市怀远县、阜阳市颍泉区开展“情系茨淮·新河流韵”采风活动。年初启动的“纪念茨淮新河建设五十周年”征文征联大赛,目前已收到北京、河南、河北、山东等地247篇作品。
4月27日,全市成立征集茨淮新河纪念馆文献实物工作领导小组,亳州市政府召开全市茨淮新河纪念馆建设动员部署会,印发实施《亳州市征集茨淮新河纪念馆文献实物工作方案》;5月27日至28日,市征集茨淮新河纪念馆文献实物工作领导小组对三县一区文献实物征集工作进行第一次督查调度。石东升指出:建设茨淮新河纪念馆不仅能够记录好党和人民奋斗治水的光荣历史,也有利于挖掘和弘扬情系苍生、不畏艰难、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挖掘整合红色文化,用活资源汲取奋进力量。
石东升强调:当前纪念馆的各项征集筹备等工作,应从专段上发力,首先从单一向综合转段,由单一的征集向学术研究、茨淮新河精神提炼、纪念馆布展的策划等层面提前谋划;其实由“征集”向“联动”转段,出面协调省政协,以省政协名义协调茨淮新河沿岸的阜阳、淮南、蚌埠三市相关县区启动开展茨淮新河人员采访、实物收集、征文征联等工作。再次,由“下沉”向“上拓”转段,对已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对挖掘的故事再梳理,组织作家深入采访,确保故事生动、感人、真实,经得起检验。深化对茨淮新河水文化研究,出版刊物《茨淮新河文化》,为纪念馆建成后的高效运营夯实基础。(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