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蒙城县委员会 / 社情民意

关于促进规模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阅读次数:5280 作者: 县政协委员 王旭东 发布时间:2010-12-14
[字体:  ]

针对近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重视特色经济,逐步从劳动宽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二是培育优势企业,推动整个工业产业发展;三是做好相应配套服务,鼓励企业在自身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汽车改装及制造、农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纺织等产业逐步兴起,开发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逐步呈现。我们也应清醒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以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发展格局是蒙城县工业的一大特色。另外,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存在着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技术和产业结构关联度低等问题。2009年,全县121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3亿元,完成产值45.9亿元,低于市内的涡阳和谯城。121家企业中,亿元以上企业很少。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扩量提质并举,就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此,本人针对调整工业结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如下:

1、重视特色经济,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重视特色经济,对那些因技术落后,消耗高、污染重的小企业应逐步采取措施加以制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纺织、食品加工、印刷等传统优势产业,引进高新技术,增强汽车制造、新型建材、木材加工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狠抓招商引资的同时,重点引进新型特色项目,使我县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加快园区建设,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与新型工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入园区,在用地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

2、培育优势企业,带动整个工业产业发展

要做到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着力培育优势企业,以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和产品的提升。一般情况下,单个小企业无论在资金、技术、人才,还是在新产品开发、营销渠道,抗市场风险能力等方面均无法与大企业相抗衡。因此,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优势企业的带动和支撑,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改装、修理及制造业,121家规模以上工业其中,有汽车产业相关的企业有15家,占12.4%。因此,政府应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在各行业重点扶持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并依托这些规模优势企业,努力形成示范带头作用,使优势企业成为一种经济资源的同时,以此促进整个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让它们来带动整个行业的优化升级。

3、做好相应配套服务。

政府应鼓励安驰、东升等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等多种形式技术创新开发机构,努力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走产、学、研联合之路,全方位地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对在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政府应加大奖励力度。对于开发区建设一方面要抓好道路、环境、通讯、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要在企业融资渠道、人才吸引和政策优惠及政府效率等更为重要的软件基础上下功夫。另外,在部分重要经济政策出台前,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应通过网上等形式进行公示,广泛征求企业意见,以便更地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近年来,蒙城县委、县政府为提高蒙城县的工业经济整体素质,在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本人认为:为了增强我县工业企业发展后劲,保持我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应继续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我们只有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服务下,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生产效益,增强创新意识,才能推动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