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蒙城县委员会 / 漆园古今

蒙城县扫盲工作简述

阅读次数:19153 作者: 潘守振 发布时间:2023-07-22
[字体:  ]

    蒙城县按照上级关于扫除文盲工作部署,依据对象和标准,按四个阶段在全县迅速掀起扫除文盲的热潮。

    第一阶段(1949-1965年)

    1949年冬至1953年,蒙城县扫除文盲工作归县文教科管理,还没有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1954年春,蒙城县成立扫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从各小学校抽调2 0余名教师为县扫盲办事员。除县扫盲委员会办公室留下部分人员外,大部分都被分配到农村蹲点。扫盲任务主要是先抓好重点,总结经验,然后以点带面,再逐步全面开展。

    1949年,皖北行政公署发布《关于开展冬学问题的训令》,我县兴起大办冬学的热潮,全县有近万人进入冬学学习。由于主要是利用冬季农闲的时间开展冬学,学习时间多在晚上,有些农民就形象地把其叫做“灯学”。教学内容以识字为主,兼讲时事,结合中心工作,向农民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教学对象多是青壮年文盲,教材主要是冬学教师自教自编。

    1950年冬,全县冬学、农民夜校普遍地开展起来。由于师资缺乏,就采取以民教民、能者为师的办法。当时,“亲教亲,邻教邻,夫妻识字,爱人教爱人,儿子教父亲”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扫盲结合生产,方式灵活多样。农闲多学(冬季可全天学),小忙少学(利用干活休息时间学),大忙放学,忙后复课。

    因为刚刚解放,广大工农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迫切要求在文化上也能翻身,所以他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村村办夜校,人人学文化,庄庄歌声嘹亮,校校书声琅琅,到处呈现一派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景象。通过冬学、夜校这两个阵地,结合各项政治活动,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为内容再融合识字,既提高了农民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了妇女的政治地位,又提高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同时还对破除封建迷信、解放思想、移风易俗起到了良好作用。当时还在机关兴办机关干部学校,在工厂兴办职工业余学校,在城镇开办业余文化学校,利用业余时间提高职工文化知识水平。

    1952年10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速成识字”的通知,学习推广人民解放军文化教员祁建华创造的“速成识字法”教学。“速成识字法”遵循的是:以注音字母为识字拐棍,先学会拼音,再集中突击识字,学完3000个汉字后,阅读浅显读物,然后练习写话,直至脱盲。县里抽调和培训专职的扫盲干部,在城关、城郊、辛集、双涧等9个区分别搞试点。全县开办速成识字班125个,坚持学习的2322人,这些人大部分脱盲,能独立开展读书、看报、写信、记账等。

    1955年10月至1956年3月,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县政府动员全县小学教师深入农民夜校、冬学进行辅导,农村脱盲的学员全部转到常年民校。各区、乡还配备扫盲校长,使农民业余教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青壮年文盲、半文盲要求文化翻身的心情更加迫切。为了迅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1957年,在小涧区马庙乡搞扫盲重点,开办农村干部扫盲班,参加人员大多是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团员,共有47人。学习时间3个月,集体学习,吃住在校。结束时举行结业考试。政治、语文、算学等主课及格者,被视为达到高小、初小文化程度,分别发给结业证书。这些学员结业后,都能看懂一般读物、简报,会写便条等。他们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这个举措,受到当时中央办的刊物《成人杂志》的表扬。

    1958年,全县办扫盲校班1200个,参加扫盲学习的有180608人次。当时形势所迫,提出“腿跑断,眼熬烂,10天实现文化县”的口号,全县出现“扫除文盲公社、大队”。

    1959年至1962年,受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全县扫除文盲工作大部分处于停顿状态。1963年开始,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等政策方针的落实,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全县扫盲工作也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是通过常年民校和耕读学校对农民进行教育。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民校又改为政治夜校,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第二阶段(1966-197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县扫盲工作机构撤销,专职教育工作干部调走,扫盲工作长期停顿,农村文盲大量回升。

    1971年,周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是我国的大政。”县扫盲工作被再一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立业余教育领导小组,由县革委会1名负责同志分管这项工作。县教育局设立业余教育组,县以下各公社配备兼职、专职、业余教育工作干部,做到扫盲工作从上到下有人抓。1972年,在许疃公社召开全县扫盲工作现场会议,表扬先进,督促落后,进一步推动全县扫除文盲工作的开展。全县大办扫盲班、红儿班,普及小学教育、扫除文盲的活动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据1974年统计,全县有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133100人,开办各种类型的扫盲班、速成班、红儿班4254所,参加业余学习的9061人次。学完扫盲课本上、下两册,经过考试成绩及格者,发给脱盲证书的2103人。1973年到1977年,全县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参加学习者达到224758人次。

    第三阶段(1977-1989年)

    1978年,根据国务院234号文件精神,县业余教育领导小组改称为工农教育委员会,由县革委会1名负责同志分管,委员会成员由县妇联、县工会、团县委、县科协、县武装部、县教育局等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局局长兼任,扫盲工作出现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县教育局工农教育股具体负责搞这项工作。1976年以前,业余教育工作由公社教育干部主办。1976年以后,县成立区,区成立教办室,由1名区教办室副主任专职负责这项工作。

    在摸清农村文化底子的基础上制定扫盲规划,积极组织文盲、半文盲入学。县区每年定期培训扫盲教师,及时交流经验,全县扫除文盲工作逐步纳入正轨。按照“一堵、二扫,三提高”(一堵:抓好小学普及教育;二扫:把12—45岁文盲基本扫除;三提高:对已脱盲的采取多种形式继续组织学习,进一步巩固提高)的方针,大队(村)办扫盲班,小学办学前班、速成班。特别是小学办的速成班,不仅学额稳固,教学质量也提高较快。速成班的任课教师多数是低年级的任课教师,教学有经验,学生识字快,教学效果好。省编的扫盲课本上、下2册,仅用4、5个月的时间就学完。1983年,全县少、青、壮年中的文盲、半文盲参加扫盲学习的共有38022人次,按照脱盲标准通过考试合格者5600人,有关部门为他们颁发脱盲证书。

    全县扫盲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大区有岳坊、城南、板桥。板桥区的5个乡。1950年到1983年,采取办扫盲班、红儿班、识字班、冬学、速成班、常年民校等多种形式共组织159021人次参加扫盲学习,脱盲7812人次。地、县扫盲重点单位小马店乡、牛王乡,在组织文盲、半文盲入学和脱盲上,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小马店公社少年儿童脱盲后,又开办—个5 0人的高小班,还有一批脱盲少年儿童转入小学班学习,同时又开办一批不同类型的农技班、业余小学班。牛王乡共有93名公民办教师,1981年春季共办17个扫盲班,有489名学员参加学习,超额完成县计划分配的228名的入学任务;同年秋季脱盲验收,有127名文盲和1 31名半文盲(共2 5 8人)达到脱盲标准,领到脱盲证书,被评为地、县的扫盲重点乡;1982年10月,参加地区第6次农民教育会议,被评为先进单位并颁发奖状。

    牛王乡在扫盲工作中由于工作做得到位,方法措施得力,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李油坊小学办的文盲班有位女学员王玉敏,出嫁的前一天还在坚持到校学习;半文盲班的女青年王玉侠,有一天晚上家里的羊丢失了,她父母跑到扫盲班叫她回家找羊,她说学习比找羊重要,不能因为找羊而耽误学习,说啥也不回去。原来王玉侠家没有识字的,卖豆芽子还要找别人记账,吃尽了不识字的苦。1982年她坚持—个冬春的学习,自己就能够熟练地记账了。这个乡扫盲工作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四门村书记葛云晓同志主动腾出自己的3间新瓦房,白天办幼儿班,晚上办扫盲班。夜校上课缺煤油,他就从村分配的指标中给予解决。另外,扫盲班的教师责任心也是非常强。如金牛小学寨的扫盲班教师刘翠平,是民办教师,代初中语文课,全家3口人承包6亩地,丈夫还在外地工作,她白天教一个有4 0名学生的教学班,晚上又教扫盲班,每天都是在白天学校放学后,紧接着就教夜校,夜校放学后批改一天的作业。为了不耽误教学,她还把身边唯一的仅仅4岁的孩子送到娘家照看。张寨小学教师李振华,他教的扫盲班有个学员因家庭劳力少、家务忙,有时不能到校参加学习,他就亲自到学员家多次送教上门,给学员补课,学员家长很受感动,都积极支持自己的孩子上扫盲班。

    第四阶段(1990-1994年)

    1990年,全县总人口101.5637万人。其中15—40周岁的文盲、半文盲人数为10.3563万人,青少年文盲率为23.9%;11--14周岁的人数为8.2867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人数为473人。根据上级部署,县委县政府把扫盲工作纳入政府经济发展规划,抓经济工作时优先抓好扫盲工作,制定奋战4年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建立起乡镇、村两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网络,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实行集中时间、集中学员、集中经费的“三集中”全日制扫盲教学,把学习文化与农村实用科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学员能得到实惠,极大地调动积极性。县统一规定每年腊月二十放假,正月十六开学,但不少地方都在腊月二十八放假,正月初六开学。还有的地方出现超龄人或已脱盲人找村干部“开后门”要求入学的事例。县里每年召开一次扫盲工作表彰会,同时规定学员入学减免一个义务工,教师减免两个义务工,对脱盲率在80%的扫盲班教师和包班村干部奖80--100元不等,完不成60%的予以罚款。

    对各乡镇扫盲资料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基本上做到相互照应、存放有序、一要就拿、拿而不错,同时达到数据准确、书写规范、装订美观、管理有序、应用方便的要求。杜宜瑾省长前来视察,对蒙城县的扫盲资料作了充分肯定。1995年2月,国家教委王明达副主任来到蒙城,亲自查阅扫盲资料后说:蒙城扫盲资料规范、科学、详实,全国少有,值得推广。到合肥后,他又在主持召开的全国扫盲工作会议上积极推广蒙城经验。

    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单一的脱盲并不是真正的工作目的和脱盲学员自身的最终追求,而全面提高文盲的文化科技素质,更快地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使广大农民早日脱贫奔小康,才是扫盲工作的归宿和广大农民的真实渴望。为此,各乡镇都建立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992年至1993年,全县大力推广范集乡大办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经验,达到全县乡、镇、村均有1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标准。1993年,县政府组织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专职副校长到省农科教办公室举办的科技培训班进行技术业务培训。1994年,全县建立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23所、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585所。此项工作比较突出的范集乡,推荐出5名学员去外县任棉花技术员,每年每人可收入1万元。尝到甜头后,范集乡在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基础上扩建农民成教中心,投资100余万元建成教学楼,经省教委批准办起成人中专班,原计划招80人,报名的近130人。该成教中心后来被省批准为范集成人中专学校。1994年,国家教委王明达副主任到该校视察时,对蒙城县重视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挥毫为该校题词:“依靠科技致富,农村的好典型。”

    为确保扫盲工作所需的经费,县政府采取县、乡财政拿一点、地方教育附加给一点、计生罚款提一点、有钱部门支持一点、村级办班捐一点的办法解决。4年间共用于扫盲工作经费78万余元,保证扫盲工作的正常开展。省电视台对蒙城的扫盲工作作了专题报道。

   1994年10月,省教委对蒙城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行考察和考核,认定蒙城县基本上实现省政府规定的“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通过“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1990年到1994年5年间,全县累计脱盲8.9243万人(男2.5930万人,女6.3313万人),其中1990—1991年冬春扫除文盲1.5024万人,1991—1992年冬春扫除文盲2.5399万人,1992—1993年冬春扫除文盲2.4589万人,1993—1994年冬春扫除文盲3.8091万人。

    1995年和1996年,蒙城县分别被评为安徽省“扫盲先进县”和“全国扫除文盲工作先进单位”。至此,蒙城县多年的扫盲工作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